如何選擇心理師:你知道心理師的最佳技能是什麼嗎?Best Skills for Psychologists

你發現了幾段感情總是無疾而終,你想要找心理師,目的是什麼?
「廢話,當然是告訴我問題在哪裡並解決我的問題啊!我不想要再這樣下去了!」
但問題是,直到113年,台灣光是領照的諮商心理師至少有6000位,
臨床心理師快3000位(約略),請問你要怎麼找?你的依據到底是什麼?
你覺得厲害的心理師,具備怎樣的技能?
順帶一提,
你知道,如果要治本,
心理師需要找到你的「核心議題」而不是「處理表面問題」嗎?

本篇文章假設個體是想要找心理師「傾訴」、進而「了解」並「解決」問題的個案,如果只是想要找人「傾訴」就好,在這邊可以直接按「上一頁」。

    會寫這篇文章,主要是因為被我身邊的人問到實在太多次,問這個問題,我想到很久很久以前(20年前),我還是個門外漢的時候,答案是:「同理心」(然後還沾沾自喜想:「哼,你看我多有sense。」)。寫完這句話的時候我在電腦前面哈哈大笑,當初的我真的好可愛,如果你跟我的答案一樣,沒關係的,可愛的人比較有人愛(咦,這句話哪裡怪怪的?)。
    如果你最近剛好在挑心理師,或者你想要變成心理師,或者,你只是想要在孩子或自己需要的時候可以協助到自己,我會建議你花點耐心,思考一下我所說的重點,這些到底是說真的,還是說假的。
    假設你今天選的是「同理心」,不能說答案不對,因為大家都是要找一個「懂我」的心理師啊,不是嗎?但是如果你的答案是「同理心」,那我可能會假設你只是需要一個「垃圾桶」?就以我自身的經驗,因為我自身走過憂鬱問題,我想找的是一個「可以解決我憂鬱問題」的心理師(不是只有「懂我」,還要能讓我「擺脫憂鬱」,而且,我是要治本,不是只有要治標!)。因當時對於「心理諮商」似懂非懂,然後也不知道要怎麼選心理師,於是我就自己「下海」了。這一跳下去不得了,才發現「心理學」又廣又深,花了6年才自癒了自己的憂鬱還沒結束,但用了20年才修成正果(拍謝我歪樓了)。如果是這樣,大家覺得選一個「同理心」強的,就夠了嗎?

選一個同理心強的,剛開始很夠,但後來就不一定了。就像你今天孩子有問題,你的同理心很強,孩子會不斷地告訴你他的感受,你也都接得很好,然後呢?你會發現一直在繞圈,就是孩子不斷的丟感受給你,然後你接,他再丟,你再接,可能有一天你會發現,啊,你為什麼問題這麼多啊?或者,你自己都快要被孩子的感受淹沒,因為還要背負自己的。如果你是心理師,可能會懷疑我說的,因為學校不就是一直在教我們要有同理心嗎?這是基本的啊,而且個案如果覺得自己沒有發現問題,那就沒有問題了啊!我們的工作就是聆聽個案的問題啊,不然咧?你可能會問我是有哪個學校教心理師「幫個案解決問題」的嗎?就這部分來說是對的,「同理心」是基本的,沒有學校教「幫個案解決問題」,也正因為,心理師專心聆聽個案的問題,所以這樣諮商所才可以賺比較多的錢(XD)

    看到這邊應該有部分的人會開始說,那我要選的是一個「同理心」且「問題解決能力」強的!這個答案,對也不對。是要解決問題沒有錯,但是請問「個案當真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嗎?心理師會告訴你你的問題在哪裡嗎?喔,這可能還有得討論。
    我曾經遇過不少人,有做心理諮商跟沒做心理諮商的,都一樣。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其實這也沒啥大不了的,非常多的人一輩子都不知道),或者應該說,在我看來,他們所認為的問題都不是「核心議題」。舉例子來說好了,很多人都遇不到「對的人」,老是遇到一些「阿薩布魯」的,他們一開始都覺得是對方有問題,但到諮商室才開始發現好像是自己的問題。但諮商了老半天(有些人半年有些人一年)終於知道:「天阿,我怎麼都遇到憂鬱傾向」對象這樣?然後咧?
    然後就要看心理師的派別了,不同派別反映出不同的價值觀與介入方式(介紹派別可以講三天三夜,簡述五種,但用什麼理論都不是重點>_<,沒興趣的理論可以直接跳過):

1. 精神分析學派(Psychoanalytic Approach)代表人物:Sigmund Freud
心理師與個案關係
  • 角色定位:心理師被視為「專家」或「分析者」,其角色是解釋個案的無意識動機與衝突。
  • 關係特徵:強調移情(transference)與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心理師分析個案對心理師的投射,以理解過去未解決的心理衝突。
  • 治療目標:幫助個案透過自由聯想和夢境分析探索無意識內容,解開心理結構中的壓抑與衝突。
  • 互動方式:較為非直接,心理師提供解釋和洞察,而非直接解決當下問題。
2. 行為學派(Behavioral Approach)代表人物:B.F. Skinner、John B. Watson
心理師與個案關係
  • 角色定位:心理師被視為「導師」或「教練」,負責設計行為改變計劃和行動策略。
  • 關係特徵:關係較為功能性與目標導向,強調具體行為的觀察與改變,而非深入情感探索。
  • 治療目標:透過行為塑造、增強與懲罰技術,改變不良行為或建立新的行為模式。
  • 互動方式:心理師較為指導性,會主動提供技巧,如系統減敏法或代幣經濟制,以幫助個案達成行為改變。
3. 認知學派(Cognitive Approach)代表人物:Aaron Beck、Albert Ellis
心理師與個案關係
  • 角色定位:心理師是「教育者」或「合作者」,協助個案檢視與修正不合理的認知與信念。
  • 關係特徵:關係是合作與對話式的,心理師提供工具與框架,幫助個案識別自動化負面想法與非理性信念。
  • 治療目標:改變扭曲的認知模式,以改善情緒和行為反應(如認知行為療法CBT)。
  • 互動方式:心理師主動參與對話,透過提問和挑戰錯誤信念,引導個案發現問題並學會改變思維。
4. 人本主義學派(Humanistic Approach)代表人物:Carl Rogers、Abraham Maslow
心理師與個案關係
  • 角色定位:心理師是「支持者」或「引導者」,創造一個安全、接納與無條件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的環境。
  • 關係特徵:強調真誠(genuineness)、同理心(empathy)和接納。心理師與個案關係是平等與合作的。
  • 治療目標:促進自我探索與自我實現,讓個案找到內在的潛力與意義。
  • 互動方式:心理師專注傾聽,避免批判與指導,強調讓個案自我發現並促進個人成長。
5. 叙事治療學派(Narrative Therapy Approac代表人物:Michael White、David Epston
心理師與個案關係
  • 角色定位:心理師是「合作夥伴」或「共創者」,幫助個案重新建構生命故事並賦予其新意義。。
  • 關係特徵:強調尊重與平等,心理師不視自己為權威,而是與個案共同探索其生命敘事,並重新詮釋困境。
  • 治療目標:協助個案將問題外化(externalization),並重寫或改變原有的故事敘述,以找到新的可能性。
  • 互動方式:協助個案將問題外化(externalization),並重寫或改變原有的故事敘述,以找到新的可能性。

1. 精神分析學派(Psychoanalytic Approach) visual selection

「心理諮商」主要是帶領「個案看到自己的問題」。
但如果,如果個案一直看不到自己的問題呢(這非常有可能發生)?
意思是個案諮商了三年還是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問題?
(請注意我這邊的「問題」,指的是「核心議題」。)

   台灣心理師分「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大部分」臨床心理師比較注重「精神分析學派」、「認知學派」,「諮商心理師」的領域除了「敘事派別」與「人本派別」還有很多其他派別(基本上我兩種研究所都念過,只是約略說個大概不是絕對是這樣),行為派別著重在「改變行為」,在「諮商」與「臨床」心理師都有在用。

   先來看一下「諮商心理師」的領域,敘事派別與人本派別可能有難度,因為敘事學派的心理師會一起與個案「找問題再重新詮釋」,人本學派主要就是「接納」並繼續「自我探索」,那意思個案找的問題才是問題,如果個案找不到.....找不到真正的問題那就自己看著辦?哈。

再來看一下臨床心理師的領域,精神分析與認知派別講求「識別」、「分析」,應該是比較貼近「問題解決」的,但是「問題解決能力高」的心理師是要怎麼篩選?
    寫到這邊我想起了19年前唸諮商所第一年我所敬愛的「潘貞妮」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說他發現很多個案在其他治療所都要「聊很久」,她有辦法讓「個案四次就不需要再來」這件事。對於19年前一位心理研究所的「新生」是非常「驚嚇」(幾乎嚇到快漏尿等級)的,想說怎麼可能?四個小時就不需要再來的意思是他已經找到答案或者獲得什麼了啊?
    現在我相信了而且知道為什麼老師可以,因為我也在這條路上。就像之前我提到的,都遇到「憂鬱傾向」對象的那個個案,詢問我需要的資訊後(某些派別的心理師完全不這樣做),知道他是因為從小的教養關係,爸媽太過於忙碌屬於「愛你但是把你乾晾在旁」的類型,會問個案意見但都「沒有重視」,個案長大以後也習慣了這種模式,而偏偏他的「憂鬱傾向」的對象都很喜歡「把握行蹤」(這也是一種「重視」嗎?),且對象都「喜歡也想要個案配合」,剛好個案從小講的東西都「沒被爸媽重視」,最後都配合爸媽。咦,是的你沒看錯,只是複製了爸媽模式在戀愛裡,剛好很合「憂鬱傾向」對象,事情就是這麼剛好。
    個案來的問題是「感情不順利」,但他的核心議題在「沒有獲得重視」,而且是「自己也沒有重視自己」,這只有在戀愛部分展現嗎?當然不是。個案在職場上只要有下屬「質疑他說的」他就會點燃「不爽」(沒有獲得重視)的煙火。只要改變這個部分,不是只有擺脫「憂鬱對象吸引機」的愛情問題,還有工作職場以及親子關係,一整個改變,這就是「核心議題」的關鍵力。但你知道這在一般的治療所需要多久才會知道?我真的不可得知,應該是看你找哪種心理師?(其實好多人來到諮商室完全不知道要找「核心議題」這件事,只知道要來處理自己目前的問題這樣。)我聽過不少已經諮商五年以上了,還得不到類似的結論,還沒找到自己的「核心議題」,還在處理表面問題,還在學「怎麼樣篩選對象」(這是治標不是治本啊!)?

以我自身從甩開憂鬱到變成專業的心理師,這一路20年。
如果你問我一位心理師的最佳技能,我一定會回答「高度的覺察力」。
這心理師不僅是只有對個案高度覺察、也對自己高度覺察,
知道「站不只高一個高度」來看所有的事件,
也可以幫助個案分析為什麼一個人會變成這樣,看得懂所有的來龍去脈。
你說這個能力在一般菜鳥心理師有辦法嗎?喔,這我不好說。
但是以前我是菜鳥的時候真的沒有辦法,其他人我不知道。
但如果你覺得自己「可能」覺察力不夠好,悟性又不夠高,
那找擅長「認知學派」的心理師比較不會浪費錢,
因為這個學派的心理師會「指導」你。

    這一切,靠的不是「問題解決能力」,而是**「高度的覺察力」。同樣的資訊交給不同的心理師,每個心理師看到的東西並不一樣。我相信一個厲害的心理師,絕對具備有高度的覺察力。**如果你的覺察力夠,絕對知道在網路上心理師寫的文章裡,就可以知道這個心理師是一位怎樣的人,厲害的地方在哪裡(拍謝我又歪樓了)。

對我來說,「高度的覺察力」是一位心理師的必殺技能,
因為非常多的東西,沒有覺察,不用論改變,沒有覺察,沒有可能指導個案。
你想要找老師教練也是這樣,一個老師身上沒有的,不可能會教給你。
「請問我要怎麼找心理師?」
前提當然是你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諮商之後得到什麼結果,
才有可能找得到合適的。

    一個人想要脫穎而出,一定要有「高度的覺察力」,高度的覺察力會帶領個人到達一定的境界(哇哈我居然講這麼重要的廢話),覺察在心理學研究中被證明對於個人發展、情緒調節、人際關係與壓力管理具有深遠影響。好吧,最後就用AI來告訴大家厲害在哪裡(以下不想看請直接跳過):
1. 增強自我覺察與自我調節

覺察有助於理解自我情緒與行為模式,並促進有效的自我調節能力。

  • Brown & Ryan (2003) 指出,高度的覺察能幫助個體更敏銳地感知內在感受與外部情境,並在反應前進行深思熟慮,提高行為選擇的靈活性。
  • Carver & Scheier (1998) 強調,自我監控與調整的能力與覺察密切相關,能幫助個人持續朝目標前進並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
2. 減少壓力與提升心理健康

覺察有助於情緒管理與壓力應對,提高心理韌性與情緒穩定性。

  • Kabat-Zinn (1990) 的研究顯示,正念訓練基於覺察的增強,可以顯著降低壓力和焦慮感,並促進心理健康與幸福感。
  • Shapiro et al. (2008) 提到,醫療和教育領域的從業者透過覺察訓練改善了壓力因應策略,並減少了職業倦怠。
3. 促進人際關係與社會互動

覺察能提高同理心與情緒調節能力,促進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 Goleman (1995) 指出,情感覺察是情緒智商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人們理解他人的情緒與需求,提升溝通和合作能力。
  • Decety & Jackson (2004) 認為覺察能促進同理心的發展,使人更有效地感知他人情緒,減少人際衝突並增強社會連結。
4. 提升決策能力與問題解決技巧

覺察促進清晰的認知與更理性的決策過程。

  • Good et al. (2016) 指出,正念訓練透過提升覺察能力,可以強化注意力控制與認知彈性,幫助個人更好地分析問題並做出決策。
  • Baer et al. (2006) 發現,高度覺察能幫助人們有效管理情緒反應,在壓力情境下維持冷靜與理性思考,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5. 促進自我成長與意義感

覺察支持自我探索與價值觀對齊,有助於實現個人成長與生活滿足感。

  • Rogers (1961) 提出覺察對於自我實現過程至關重要,因為它幫助個人理解自身需求並調整行為以實現潛能。
  • Ryan & Deci (2000) 認為覺察是自主動機理論的核心元素,能激發內在動機,促進持續的學習與自我提升。

所以如果你現在問我我會怎麼選一位心理師?
我會直接在第一次晤談的時候直接提出問題問他:
「如果我最多給你8-10個小時,
請問你有把握可以幫我找到我的『核心議題』嗎?」


如果他沒有把握,那拍謝我們謝謝再聯絡,不要浪費我的時間,我的錢。
我找心理師是為了知道我的問題、解決我的問題,而且是治本的那種!

    以上,是我自己的心得,不代表所有人適用。這世界什麼人都有,找自己適合的,找自己要的,找自己覺得好的,就是好的心理師。我是一個感性卻也務實的人,在我自己的想法,我沒有辦法忍受在五年內讓同一個問題一直困擾我,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並且改進它,意思是如果我在五年內找的這個心理師沒有辦法讓我「重生」(會再復發就表示只是治標沒有治本),那我可能會告訴自己我在浪費自己的生命,三年應該是我認為合理的時間,五年應該是我能接受最後的界線(在這邊我也好奇想要問你給自己多少的時間來「修正」你的問題?)。我聽過吃躁鬱症的藥最長的,已經吃22年的還問為什麼病不會好?基本上除非是有腦傷或器質性個案,否則大部分都有機會的,除非用錯方式(譬如只吃藥)。在我踏入這行之前我一直認為心理諮商是有病的人才看,後來才知道歐美一堆企業家都做心理諮商,為了要看到自己的盲點;現在走進這一行我很感嘆,因為發現更多人自己有問題還不心理諮商,覺得都是別人的問題,都推給別人比較快。最後,我想要告訴想找心理師的你:「你覺察到了自己的問題,真的很棒!不要遲疑,踏出那一步,距離幸福就更近了一點。不要用不合理的期待,只想要用三個月來解決已存在三十年的問題,請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找對心理師,會帶你重生,請繼續加油!」

祝福大家不管是找心理師還是算命師(想要治本請找心理師,只想治標找算命師也可以),2025年都順心如意、平安幸福!

備註:那個如果是小孩有問題的,請不要遲疑,快點找心理師,因為孩子的童年一去不復返,孩子在大很快的,而且童年是一個人的黃金關鍵期,趕快交給專業吧,孩子與社會以後會感謝你!

參考文獻

  1. Brown, K. W., & Ryan, R. M. (2003). The benefits of being present: Mindfulness and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4), 822–848.
  2. Carver, C. S., & Scheier, M. F. (1998). On the self-regulation of behavi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Kabat-Zinn, J. (1990).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Delta.
  4. Shapiro, S. L., Astin, J. A., Bishop, S. R., & Cordova, M. (2008).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t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15(2), 164–176.
  5.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Bantam Books.
  6. Decety, J., & Jackson, P. L. (2004). The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human empathy.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Reviews, 3(2), 71–100.
  7. Good, D. J., Lyddy, C. J., Glomb, T. M., Bono, J. E., Brown, K. W., Duffy, M. K., … & Lazar, S. W. (2016). Contemplating mindfulness at work: An integrative review. Journal of Management, 42(1), 114–142.
  8. Baer, R. A., Smith, G. T., Hopkins, J., Krietemeyer, J., & Toney, L. (2006). Using self-report assessment methods to explore facets of mindfulness. Assessment, 13(1), 27–45.
  9. Rogers, C. R. (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10.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78.
Share
Your Bag
Shop cart Your Bag is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