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當心理師,必備的最佳技能是什麼嗎?
讓我再換個方式問:「如果你要找心理師,你覺得必須要看的是什麼?學歷背景?然後呢?」
本篇文章假設個體是想要找心理師「傾訴」、進而「了解」並「解決」問題的個案,如果只是想要找人「傾訴」就好,在這邊可以直接按「上一頁」。
如何選擇心理師:同理心?
會寫這篇文章,主要是因為被我身邊的人問到實在太多次,問這個問題,我想到很久很久以前(20年前),我還是個門外漢的時候,答案是:「同理心」(然後還沾沾自喜想:「哼,你看我多有sense。」)。寫完這句話的時候我在電腦前面哈哈大笑,當初的我真的好可愛,如果你跟我的答案一樣,沒關係的,可愛的人比較有人愛(咦,這句話哪裡怪怪的?)。
如果你最近剛好在挑心理師,或者你想要變成心理師,或者,你只是想要在孩子或自己需要的時候可以協助到自己,我會建議你花點耐心,思考一下我所說的重點,這些到底是說真的,還是說假的。
假設你今天選的是「同理心」,不能說答案不對,因為大家都是要找一個「懂我」的心理師啊,不是嗎?但是如果你的答案是「同理心」,那我可能會假設你只是需要一個「垃圾桶」?就以我自身的經驗,因為我自身走過憂鬱問題,我想找的是一個「可以解決我憂鬱問題」的心理師(不是只有「懂我」,還要能讓我「擺脫憂鬱」,而且,我是要治本,不是只有要治標!)。因當時對於「心理諮商」似懂非懂,然後也不知道要怎麼選心理師,於是我就自己「下海」了。這一跳下去不得了,才發現「心理學」又廣又深,花了6年才自癒了自己的憂鬱還沒結束,但用了20年才修成正果(拍謝我歪樓了)。如果是這樣,大家覺得選一個「同理心」強的,就夠了嗎?
選一個同理心強的,剛開始很夠,但後來就不一定了。就像你今天孩子有問題,你的同理心很強,孩子會不斷地告訴你他的感受,你也都接得很好,然後呢?你會發現一直在繞圈,就是孩子不斷的丟感受給你,然後你接,他再丟,你再接,可能有一天你會發現,啊,你為什麼問題這麼多啊?或者,你自己都快要被孩子的感受淹沒,因為還要背負自己的。如果你是心理師,可能會懷疑我說的,因為學校不就是一直在教我們要有同理心嗎?這是基本的啊,而且個案如果覺得自己沒有發現問題,那就沒有問題了啊!我們的工作就是聆聽個案的問題啊,不然咧?你可能會問我是有哪個學校教心理師「幫個案解決問題」的嗎?就這部分來說是對的,「同理心」是基本的,沒有學校教「幫個案解決問題」,也正因為,心理師專心聆聽個案的問題,所以這樣諮商所才可以賺比較多的錢(XD)?
我知道了!那我要選一個具同理心且「問題解決能力」強的?
如何選擇心理師:同理心+問題解決力?
看到這邊應該有部分的人會開始說,那我要選的是一個「同理心」且「問題解決能力」強的!這個答案,對也不對。是要解決問題沒有錯,但是請問「個案當真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嗎?心理師會告訴你你的問題在哪裡嗎?喔,這可能還有得討論。
我曾經遇過不少人,有做心理諮商跟沒做心理諮商的,都一樣。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其實這也沒啥大不了的,非常多的人一輩子都不知道),或者應該說,在我看來,他們所認為的問題都不是「核心議題」。舉例子來說好了,很多人都遇不到「對的人」,老是遇到一些「阿薩布魯」的,他們一開始都覺得是對方有問題,但到諮商室才開始發現好像是自己的問題。但諮商了老半天(有些人半年有些人一年)終於知道:「天阿,我怎麼都遇到憂鬱傾向」對象這樣?然後咧?
然後就要看心理師的派別了,不同派別反映出不同的價值觀與介入方式(介紹派別可以講三天三夜,簡述五種,但用什麼理論都不是重點>_<,沒興趣的理論可以直接跳過):
1. 精神分析學派(Psychoanalytic Approach)代表人物:Sigmund Freud
心理師與個案關係:
- 角色定位:心理師被視為「專家」或「分析者」,其角色是解釋個案的無意識動機與衝突。
- 關係特徵:強調移情(transference)與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心理師分析個案對心理師的投射,以理解過去未解決的心理衝突。
- 治療目標:幫助個案透過自由聯想和夢境分析探索無意識內容,解開心理結構中的壓抑與衝突。
- 互動方式:較為非直接,心理師提供解釋和洞察,而非直接解決當下問題。
2. 行為學派(Behavioral Approach)代表人物:B.F. Skinner、John B. Watson
心理師與個案關係:
- 角色定位:心理師被視為「導師」或「教練」,負責設計行為改變計劃和行動策略。
- 關係特徵:關係較為功能性與目標導向,強調具體行為的觀察與改變,而非深入情感探索。
- 治療目標:透過行為塑造、增強與懲罰技術,改變不良行為或建立新的行為模式。
- 互動方式:心理師較為指導性,會主動提供技巧,如系統減敏法或代幣經濟制,以幫助個案達成行為改變。
3. 認知學派(Cognitive Approach)代表人物:Aaron Beck、Albert Ellis
心理師與個案關係:
- 角色定位:心理師是「教育者」或「合作者」,協助個案檢視與修正不合理的認知與信念。
- 關係特徵:關係是合作與對話式的,心理師提供工具與框架,幫助個案識別自動化負面想法與非理性信念。
- 治療目標:改變扭曲的認知模式,以改善情緒和行為反應(如認知行為療法CBT)。
- 互動方式:心理師主動參與對話,透過提問和挑戰錯誤信念,引導個案發現問題並學會改變思維。
4. 人本主義學派(Humanistic Approach)代表人物:Carl Rogers、Abraham Maslow
心理師與個案關係:
- 角色定位:心理師是「支持者」或「引導者」,創造一個安全、接納與無條件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的環境。
- 關係特徵:強調真誠(genuineness)、同理心(empathy)和接納。心理師與個案關係是平等與合作的。
- 治療目標:促進自我探索與自我實現,讓個案找到內在的潛力與意義。
- 互動方式:心理師專注傾聽,避免批判與指導,強調讓個案自我發現並促進個人成長。
5. 叙事治療學派(Narrative Therapy Approac代表人物:Michael White、David Epston
心理師與個案關係:
- 角色定位:心理師是「合作夥伴」或「共創者」,幫助個案重新建構生命故事並賦予其新意義。。
- 關係特徵:強調尊重與平等,心理師不視自己為權威,而是與個案共同探索其生命敘事,並重新詮釋困境。
- 治療目標:協助個案將問題外化(externalization),並重寫或改變原有的故事敘述,以找到新的可能性。
- 互動方式:協助個案將問題外化(externalization),並重寫或改變原有的故事敘述,以找到新的可能性。
台灣心理師分「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大部分」臨床心理師比較注重「精神分析學派」、「認知學派」,「諮商心理師」的領域除了「敘事派別」與「人本派別」還有很多其他派別(基本上我兩種研究所都念過,只是約略說個大概不是絕對是這樣),行為派別著重在「改變行為」,在「諮商」與「臨床」心理師都有在用。
先來看一下「諮商心理師」的領域,敘事派別與人本派別可能有難度,因為敘事學派的心理師會一起與個案「找問題再重新詮釋」,人本學派主要就是「接納」並繼續「自我探索」,那意思個案找的問題才是問題,如果個案找不到.....找不到真正的問題那就自己看著辦?哈。
再來看一下臨床心理師的領域,精神分析與認知派別講求「識別」、「分析」,應該是比較貼近「問題解決」的,但是「問題解決能力高」的心理師是要怎麼篩選?
寫到這邊我想起了19年前唸諮商所第一年我所敬愛的「潘貞妮」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說他發現很多個案在其他治療所都要「聊很久」,她有辦法讓「個案四次就不需要再來」這件事。對於19年前一位心理研究所的「新生」是非常「驚嚇」(幾乎嚇到快漏尿等級)的,想說怎麼可能?四個小時就不需要再來的意思是他已經找到答案或者獲得什麼了啊?
現在我相信了而且知道為什麼老師可以,因為我也在這條路上。就像之前我提到的,都遇到「憂鬱傾向」對象的那個個案,詢問我需要的資訊後(某些派別的心理師完全不這樣做),知道他是因為從小的教養關係,爸媽太過於忙碌屬於「愛你但是把你乾晾在旁」的類型,會問個案意見但都「沒有重視」,個案長大以後也習慣了這種模式,而偏偏他的「憂鬱傾向」的對象都很喜歡「把握行蹤」(這也是一種「重視」嗎?),且對象都「喜歡也想要個案配合」,剛好個案從小講的東西都「沒被爸媽重視」,最後都配合爸媽。咦,是的你沒看錯,只是複製了爸媽模式在戀愛裡,剛好很合「憂鬱傾向」對象,事情就是這麼剛好。
個案來的問題是「感情不順利」,但他的核心議題在「沒有獲得重視」,而且是「自己也沒有重視自己」,這只有在戀愛部分展現嗎?當然不是。個案在職場上只要有下屬「質疑他說的」他就會點燃「不爽」(沒有獲得重視)的煙火。只要改變這個部分,不是只有擺脫「憂鬱對象吸引機」的愛情問題,還有工作職場以及親子關係,一整個改變,這就是「核心議題」的關鍵力。但你知道這在一般的治療所需要多久才會知道?我真的不可得知,應該是看你找哪種心理師?(其實好多人來到諮商室完全不知道要找「核心議題」這件事,只知道要來處理自己目前的問題這樣。)我聽過不少已經諮商五年以上了,還得不到類似的結論,還沒找到自己的「核心議題」,還在處理表面問題,還在學「怎麼樣篩選對象」(這是治標不是治本啊!)?
高度覺察力才是脫穎而出的關鍵力。
心理師的最佳技能:高度的覺察力
這一切,靠的不是「問題解決能力」,而是**「高度的覺察力」。同樣的資訊交給不同的心理師,每個心理師看到的東西並不一樣。我相信一個厲害的心理師,絕對具備有高度的覺察力。**如果你的覺察力夠,絕對知道在網路上心理師寫的文章裡,就可以知道這個心理師是一位怎樣的人,厲害的地方在哪裡(拍謝我又歪樓了)。
一個人想要脫穎而出,一定要有「高度的覺察力」,高度的覺察力會帶領個人到達一定的境界(哇哈我居然講這麼重要的廢話),覺察在心理學研究中被證明對於個人發展、情緒調節、人際關係與壓力管理具有深遠影響。好吧,最後就用AI來告訴大家厲害在哪裡(以下不想看請直接跳過):
1. 增強自我覺察與自我調節
覺察有助於理解自我情緒與行為模式,並促進有效的自我調節能力。
- Brown & Ryan (2003) 指出,高度的覺察能幫助個體更敏銳地感知內在感受與外部情境,並在反應前進行深思熟慮,提高行為選擇的靈活性。
- Carver & Scheier (1998) 強調,自我監控與調整的能力與覺察密切相關,能幫助個人持續朝目標前進並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
2. 減少壓力與提升心理健康
覺察有助於情緒管理與壓力應對,提高心理韌性與情緒穩定性。
- Kabat-Zinn (1990) 的研究顯示,正念訓練基於覺察的增強,可以顯著降低壓力和焦慮感,並促進心理健康與幸福感。
- Shapiro et al. (2008) 提到,醫療和教育領域的從業者透過覺察訓練改善了壓力因應策略,並減少了職業倦怠。
3. 促進人際關係與社會互動
覺察能提高同理心與情緒調節能力,促進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 Goleman (1995) 指出,情感覺察是情緒智商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人們理解他人的情緒與需求,提升溝通和合作能力。
- Decety & Jackson (2004) 認為覺察能促進同理心的發展,使人更有效地感知他人情緒,減少人際衝突並增強社會連結。
4. 提升決策能力與問題解決技巧
覺察促進清晰的認知與更理性的決策過程。
- Good et al. (2016) 指出,正念訓練透過提升覺察能力,可以強化注意力控制與認知彈性,幫助個人更好地分析問題並做出決策。
- Baer et al. (2006) 發現,高度覺察能幫助人們有效管理情緒反應,在壓力情境下維持冷靜與理性思考,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5. 促進自我成長與意義感
覺察支持自我探索與價值觀對齊,有助於實現個人成長與生活滿足感。
- Rogers (1961) 提出覺察對於自我實現過程至關重要,因為它幫助個人理解自身需求並調整行為以實現潛能。
- Ryan & Deci (2000) 認為覺察是自主動機理論的核心元素,能激發內在動機,促進持續的學習與自我提升。
以上,是我自己的心得,不代表所有人適用。這世界什麼人都有,找自己適合的,找自己要的,找自己覺得好的,就是好的心理師。我是一個感性卻也務實的人,在我自己的想法,我沒有辦法忍受在五年內讓同一個問題一直困擾我,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並且改進它,意思是如果我在五年內找的這個心理師沒有辦法讓我「重生」(會再復發就表示只是治標沒有治本),那我可能會告訴自己我在浪費自己的生命,三年應該是我認為合理的時間,五年應該是我能接受最後的界線(在這邊我也好奇想要問你給自己多少的時間來「修正」你的問題?)。我聽過吃躁鬱症的藥最長的,已經吃22年的還問為什麼病不會好?基本上除非是有腦傷或器質性個案,否則大部分都有機會的,除非用錯方式(譬如只吃藥)。在我踏入這行之前我一直認為心理諮商是有病的人才看,後來才知道歐美一堆企業家都做心理諮商,為了要看到自己的盲點;現在走進這一行我很感嘆,因為發現更多人自己有問題還不心理諮商,覺得都是別人的問題,都推給別人比較快。最後,我想要告訴想找心理師的你:「你覺察到了自己的問題,真的很棒!不要遲疑,踏出那一步,距離幸福就更近了一點。不要用不合理的期待,只想要用三個月來解決已存在三十年的問題,請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找對心理師,會帶你重生,請繼續加油!」
祝福大家不管是找心理師還是算命師(想要治本請找心理師,只想治標找算命師也可以),2025年都順心如意、平安幸福!
備註:那個如果是小孩有問題的,請不要遲疑,快點找心理師,因為孩子的童年一去不復返,孩子在大很快的,而且童年是一個人的黃金關鍵期,趕快交給專業吧,孩子與社會以後會感謝你!
參考文獻
- Brown, K. W., & Ryan, R. M. (2003). The benefits of being present: Mindfulness and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4), 822–848.
- Carver, C. S., & Scheier, M. F. (1998). On the self-regulation of behavi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Kabat-Zinn, J. (1990).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Delta.
- Shapiro, S. L., Astin, J. A., Bishop, S. R., & Cordova, M. (2008).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t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15(2), 164–176.
-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Bantam Books.
- Decety, J., & Jackson, P. L. (2004). The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human empathy.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Reviews, 3(2), 71–100.
- Good, D. J., Lyddy, C. J., Glomb, T. M., Bono, J. E., Brown, K. W., Duffy, M. K., … & Lazar, S. W. (2016). Contemplating mindfulness at work: An integrative review. Journal of Management, 42(1), 114–142.
- Baer, R. A., Smith, G. T., Hopkins, J., Krietemeyer, J., & Toney, L. (2006). Using self-report assessment methods to explore facets of mindfulness. Assessment, 13(1), 27–45.
- Rogers, C. R. (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78.